English

网络时代的“盛世危言”

1999-06-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莽歌 我有话说

“信息时代”、“数字化时代”、“网络时代”是一些人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描述,或者是对即将到来的时代的预测。电脑、网络和高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是不少报刊热烈讨论的话题。在对网络的一片欢呼声中,当然也有一些反对之声。许多人已经看到网络的弊端或者预感到一些隐忧,比如说网络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有可能导致权力的分化,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多;比如说人们在使用网络促进交往的同时也以同样的深度造成了人类的隔绝,使人们的面对面交往能力受到抑制。江西教育出版社即将推出的《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是一本全面阐述虚拟现实及其相关技术可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的书,作者在书中说,希望读者“把本书当作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减速带”。

与以往的同类书籍不同,作者的目光不是集中在那些新奇的网络现象上,而是关注网络、电脑技术会给人类生活、生产和思维方式带来的冲击,并且着重探讨了那些推动这场数字革命的技术精英们在想些什么,他们想要把网络、把虚拟现实设计成什么样子,他们眼中的未来是怎样一番景象。《大冲突》的作者认为,电脑、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制造一个“幻象的共和国”,而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对真理标准的认定都建立在现实体验的基础上,因此,过分依赖由高技术制造的幻象,人类未来将面临威胁,传统的人类共有的伦理道德和行为判断标准有可能分崩离析。作者认为,数字精英们(digerati)都有一种技术至上的信仰,他们将技术视为无所不能,相信人类的所有现实问题,不管是政治冲突还是社会矛盾都将在技术的魔力中得到解决,而人类的未来将是一个无比美好的乌托邦世界。作者以异常激烈的言辞谴责了这种技术万能的思想。但是,如何才能回归真实,如何抵抗技术造成的精神分裂症呢?作者的回答显得苍白无力,他呼吁人们不要在幻象中陷入太深,应该“时不时地关上电视机”,“和朋友一起散散步”,“亲自参加社区事务”,“在办公事时宁可面谈而不是留个便条”。

《大冲突》里还有一些颇有意思且发人深思的观点。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文学与文化领域的学者。他认为,赛博空间(也即一般所说的网络空间)是解构主义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解构主义者认为,在我们头脑之外什么也不存在,所谓的现实完全随个人视角而变化,而虚拟现实技术恰恰能将这种哲学观点付诸实践。因为在虚拟空间里,人们的经历几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比如在RPG(角色扮演)游戏或者MUD游戏里,你可以变换不同角色,体验不同人生。这不就刚好映证了解构主义者的观点吗?作者担心,文化和技术的这种联姻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造成传统价值体系的衰微。其实,与此类似的将技术与新思潮联系在一起的观点还有不少,比如有人认为,网络的非中心化特点与后现代主义里的去中心、反体系等文化逻辑有某种呼应;也有人指出,超文本阅读方式能够消除以往文字作品所造成的线性思维的束缚。这些观点非常新颖,而且也许揭示了某种文化潜流,值得深入探讨。

技术对人类、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是无所不在,对技术、对技术思维的反思,也是一个越来越引起关注的话题。从乌托邦小说到各类科幻小说,技术、机器在人类精神王国中的角色越来越突出;从海德格尔、芒福德到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家思考的问题中,技术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的中国,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对现代性的批判,总是面临着一种比较尴尬的境遇。在高技术的最新成果———网络这一问题上,也有同样的尴尬。当美国的一些学者已在对网络社会的文化影响进行初步反思时,我国的网络建设却才刚刚起步。不过,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在不同国家情况并不完全一样。南桔北枳之事常有发生,《大冲突》的作者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批判,对目前的中国来说,也许的确就是一种危言耸听。不过,当你在网上遇到那些废寝忘食,不舍日夜的“网虫”时,你也许会对《大冲突》中的一些观点有种新的认识。

(《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美]马克·斯劳卡著,黄锫坚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1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